English
  • 甘肃省博物馆免费预约参观
  • 每星期二至星期日对外开放,星期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 开馆9:00    止票16:15    停止入馆16:30    闭馆17:00
  • 请关注公众号“甘肃省博物馆”或“这里是甘博”预约进馆参观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国科博士学术讲座《金•玉•丝:河西走廊考古重要发现》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

  1月15日下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国科博士在甘肃省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金•玉•丝:河西走廊考古重要发现》的学术讲座。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志愿者,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学生和研究人员及广大观众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并进行了交流探讨。讲座由甘肃省博物馆党委书记肖学智主持。

IMG_7041.JPG

陈国科讲座现场2.JPG

       为了解决中国早期冶金的起源问题,在河西走廊地区开展了早期冶金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其中张掖西城驿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玉器、小件铜器、冶金遗物以及大麦、小麦、粟、黍等炭化作物,该遗址年代为距今4200~3500年。河西走廊早期冶金遗址发现使我们提出了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西城驿文化,进一步完善了河西走廊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系统揭示了河西走廊早期铜冶金的基本面貌,对早期铜器(冶金)的发生、发展与传播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获取了一批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研究的重要资料,对早期丝绸之路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玉文化是华夏文明区别于西方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玉料来源是玉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世纪以来大量透闪石玉器的发现,学者们开始探讨中原地区透闪石玉料的来源并把目光投向了西北地区,提出了“玉石之路”等一系列说法,因此甘肃省考古文物研究所开展了对河西走廊早期玉矿遗址的调查。发掘了马鬃山玉矿遗址、径保儿草场玉矿遗址和旱峡玉矿遗址等,出土大量采矿工具、玉料加工工具和玉料等遗物。从实物层面证实距今3700~2000年前后河西走廊一直进行着透闪石玉料的开采;为“玉石之路”等问题探讨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当代寻找潜在的透闪石玉资源提供了线索。

       2019年9月,在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抢救性发掘一座墓葬,确认该墓为唐武周时期吐谷浑王族成员喜王慕容智墓,为目前国内发现和发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出土墓志及彩绘陶、漆木、石、铜、铁、金银器及革制和丝麻织品等220余件组。该墓的发掘丰富和拓展了丝绸之路物质文化资料,对推动盛唐与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关系史、交通史、物质文化史等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讲座围绕“早期金属传播之路”“早期玉器东输之路”“丝绸之路形成与发展”的主题,资料详实、中心突出,现场反响热烈,互动积极。

 

访问量统计:43534077    Copyright © 2018-2029 甘肃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12000579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