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一批来自澳门的青少年在甘肃省博物馆参加“我在甘博修文物——探觅金石传拓之旅”研学活动。
金石传拓技艺,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一种通过碑刻和拓印技术,将古代的文字和图案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的技艺。研学活动中,学生们首先参观了文物保护修复场所,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文军老师结合自己的传拓作品,向学生们介绍了金石传拓技艺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在非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之后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金石传拓,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瓦当,将宣纸轻轻覆盖在其上,用朱红颜料小心翼翼地拓印下来。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操作,使拓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作。经过调整和尝试,大家最终拓出了自己的作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矫健图案,“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等古篆吉语,素纸朱墨,生动分明,每位同学都收获了一件独一无二的拓片作品。“这个过程真的很神奇,我能从这些拓片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艺术才华。”氹仔坊众学校学生梁颖彤在完成自己的第一张拓片后兴奋地说。
活动当天,澳门青少年还在甘博讲解员的引导下先后参观了“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庄严妙相——甘肃佛教艺术展”等基本陈列。
此次活动由省委统战部、澳门甘肃联谊会组织,旨在加强甘肃与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活动组织者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澳门青少年更全面地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同时,也希望通过内地与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加活动的澳门学生纷纷表示,甘肃省博物馆珍藏的文物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他们对祖国大西北有了更深地了解和认识。
据悉,此次活动的研学计划还包括在兰州中山桥、嘉峪关关城、敦煌莫高窟开展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