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甘肃省博物馆免费预约参观
  • 每星期二至星期日对外开放,星期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 开馆9:00    止票16:15    停止入馆16:30    闭馆17:00
  • 请关注公众号“甘肃省博物馆”或“这里是甘博”预约进馆参观
胖胖“锦鲤”,见者好运🤩

 你转发过开运锦鲤吗?

2800多年前的古人也有自己的“锦鲤”

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博物馆推出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

今天一起来认识

西周鲤鱼尊🐟

微信图片_20230522172243.png

身形胖胖

却是古代酒桌上的“顶流”

尊,并不罕见

但鲤鱼形状的尊却少之又少

2800多年前西周人打造的这款鲤鱼尊

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立体鲤鱼造型青铜器

与山西博物院的鸟尊(点此了解)不同

这件尊不是祭祀用的礼器

而是真正在饭桌上用的实用器

(喝了尊里放的酒会有幸运加成吗?)

微信图片_20230522172254.jpg△西周鲤鱼尊


鲤鱼尊的设计别出心裁

身体肥硕但比例协调

鱼目圆睁,鱼尾稍弯

好像正在悠然游动

身上细线雕出的鳞片

排列整齐、线条流畅清晰

背脊的盖子两侧各有一条小鲤鱼作装饰

三鱼灵动共游,满满都是细节!

微信图片_20230522172300.png△西周鲤鱼尊


作为盛酒器

它的实用价值更是拉满

腹内中空

酒水可从鱼背处带盖的长方形尊口注入

开启的鱼口可将酒水倒出

微信图片_20230522172304.jpg△西周鲤鱼尊


鱼腹下有双手捧腹作负重状的4个“大力士”

表情夸张、生动有趣

小小的力士抬大大的鲤鱼,创意100分!

4个小人中有3人是有头发、咧嘴笑的力士

只有一个小人嘴巴闭合、头上无发

微信图片_20230522172307.jpg


经专家检测

这个力士是后来补铸的

由此也证明此鱼尊为实用器无疑

从餐桌到生活用品

一条鱼的艺术“破圈”之路

靠水吃水,捕鱼吃鱼

鱼在数千年前就游进了先人的生活

作为重要艺术题材

鱼纹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陶器、玉器都是它的完美拍档

微信图片_20230522172313.jpg△西周片雕玉鱼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青铜器上的鱼纹

则大多出现在商代晚期

且并不多见

西汉开始,鱼纹盛行

水洗器上多见它的身影

人们还把立体的鱼造型做成扁壶使用

微信图片_20230522172317.jpg

千年来,以鱼为主题的各类“周边”

层出不穷、自带流量

原因就在于它身上的好运光环

多子多福、年年有余、鲤鱼跃龙门等

鱼的寓意也在传承中

不断丰富发展

如今,好运锦鲤

已变成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由衷祈愿

我国首座以青铜器命名的

“宝藏”博物馆

喜欢青铜器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鲤鱼尊所在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先秦文物看陕西,铜器还要看宝鸡”

宝鸡是炎黄故里,又被称为“青铜器之乡”

微信图片_20230522172323.png△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文物48万余件

商周青铜器尤其多

这些青铜器精美绝伦,有的以铭文见长

有的则是器形宏大,纹饰华丽

每一件都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微信图片_20230522172326.jpg


许多青铜器专家也因此

对宝鸡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去陕西旅游

可以把这家“小众”博物馆安排上

看了这条从2800多年前游来的鲤鱼

希望你在生活中也能如鱼得水

所到之处皆好运!

微信图片_20230522172332.jpg

访问量统计:23103263    Copyright © 2018-2029 甘肃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12000579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