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甘肃省博物馆免费预约参观
  • 每星期二至星期日对外开放,星期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 开馆9:00    止票16:15    停止入馆16:30    闭馆17:00
  • 请关注公众号“甘肃省博物馆”或“这里是甘博”预约进馆参观
呈给乾隆的这份修复黄河水车的奏折,精妙极了!

       自明嘉靖年间兰州东关段家台人段续创制兰州黄河水车,到清康熙末年,经过各级政府的推广应用,沿河农民纷纷开始效仿,在黄河两岸架设水车,汲水灌田。当时,兰州府属自河州积石关黄河入境起,经由皋兰、靖远两县地方至宁夏府属中卫县交界止,七百余里的黄河上“无不有水车”。

C1.jpg

      关于甘肃沿黄河两岸水车的史料记载,最多、最准确的当属地方志。但是,即便是地方志,也存在“两多两少”,即记载民国时期的多,记载明清两代的少;记载沿河两岸水车数量、灌田亩数的多,记载水车损坏需要修复的少。因此,当笔者2012年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到一份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四月十三日甘肃巡抚明德关于修复水车的奏折后,就觉得十分珍贵,这份奏折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关于甘肃黄河水车的官方文书,而且是由官方出面修复沿河水车问题的文书。


       奏折是清代官吏向皇帝奏事的文章,因用折本缮写,所以称“奏折”,也称“折子”。奏折有具奏的范围和权限,并非所有官吏都能使用,它主要是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或钦差大臣等直接进呈皇帝的机要文书。皇帝收到奏折以后,一般情况下要在奏折上批阅旨意,由于是用红色墨批阅的,所以又叫“朱批”。奏折在当时是大臣与皇帝沟通的一条最重要的管道,尤其是对地方官而言,上一趟京师朝见皇上是桩很难的事。于是,一年到头大量的要政大事便通过奏折来禀报,并按照皇帝对奏折的批复来办理行政。同时,奏折也是臣子与皇上感情联络的主要纽带,皇帝可以从日常的奏折中看出所委大员办事能力的大小以及和朝廷贴不贴心等等。曹丕的一句“文章乃经国之大业”的话,曾经被无数人所引用,其实,对于通常文章而言,是攀不上“经国大业”这个高度的,惟奏折这种文章或许可以接近。

         这份奏折字数较多,摘要如下:

 

        甘肃巡抚臣明德谨奏:为沿河水车亟宜修复,以资耕作,以利民生,仰祈圣鉴事。

        窃照甘省兰州、宁夏二府,滨临黄河,除宁夏府属向有渠道,民间田亩足资灌溉外,其兰州府属自河州之积石关黄河入境起,经由皋兰、靖远二县地方至宁夏府属中卫县交界止,计长七百七十里。因地高河低,难于疏引,且土性带沙,沟洫易淤,是以向未开有渠道。惟沿河两岸农民安设圆轮水车,水冲轮转,戽水浇灌,不费人力,而田禾滋润,收成倍丰,其法最善。


        ……自乾隆二十三年以来,连年被旱,河流微细,以致车离水远,沿河田亩亦被灾伤……而灾欠之余,民生艰窘,损坏水车率多,无力修补。


       上年仰赖圣主福庇,雨赐时若,夏秋丰稔,沿河农民将损坏水车乘时修补者固多,而穷苦小民无力修补者亦尚不少。本年二三月间,据该州县等先后具禀,沿河水车损坏,民力不能修补情形到臣,臣即饬委兰州府知府增福亲赴沿河一带,率同该州县等,逐一确勘,去后兹据该府增福详称,遵即前赴沿河一带率同该州县等逐细查勘,除沿河水车业经农民自行修补完固外,其河州、皋兰、靖远三州县实在无力修补,及损坏无存应行添建水车共九十二轮,浇地二万九百一十亩,需用工料银七千三百两,应请动项借给,自本年秋起,分作三年完纳还项,如有拖欠不完,该州县等情愿认赔。


       ……臣查水车灌溉有关农工,且待灌田亩为数颇多,此时已届夏令,若再迟延,与本年收成仍属无济,臣与两司再四商酌,查有乾隆二十四年运送赈粮脚价,因钦奉恩旨照依军粮之例,一体增给经升任藩司蒋炳查明,军需粮运向扣余平银一两,以充公用,亦仿照军需之例,每百两扣留余平银一两,共扣过银九千四百二十五两,现存司库充公。今修复此项水车,既难缓待,臣即仰体我皇上惠养边氓有加,无已之至,意饬令署藩司武忱,于前项余平银内,照数借给银七千三百两,乘时上紧修造,以资灌溉,以冀丰收。其借支过银两,自本年秋成起,分作三年征还归款,如有拖欠不完,即着落原借官赔补,所有借资修补水车缘由,理合恭折奏明。


       再,臣更有请者。沿河水车,昼夜轮转,每年俱有伤损,其新车损坏无多者,小民易于修补,即旧车损坏过甚者,有力农民亦必随时修造,以资耕作,间有无力穷民,往往修补后,时即有乾欠之虞。合无仰恳皇上天恩,将此项余平银九千四百余两免其拨用,即存贮甘省藩库,每年冬春令该府、州、县将损坏水车查明,内有实在无力穷民不能修补者,即详明督抚酌量借给,乘时修补,以资溉溉,分年征还。倘该州、县等查办不实,致有混冒请领、完纳无着者,即着落原借官赔补。如此,则公项不致虚悬,而沿河水车年年完固,夏秋二禾岁岁丰登,数万农民干沐圣慈,于无既矣。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训示遵行。谨奏。

C2.jpg

       通读奏折,首先感觉甘肃巡抚对沿河水车运转状况之于农业的丰歉是非常关注的。这与当时清代社会以农立国、以农业为中心息息相关。这也构成了这份奏折的背景。清代就其社会生产力的总体而言,还没有脱离中世纪的水平,人们以农业及农业有关的生产活动为主要谋生手段,而且各级政府也都以农业税收作为主要的财政来源,农业生产的好坏、农民的生活状况,直接决定清王朝的兴衰治乱及整个社会的停滞与发展。所以,清廷自上而下莫不对农业生产倍加关注和强力干预。当时朝廷的谕旨以及各级官员的日常公务处理或向上奏报的文书内,有关农业生产的内容,诸如雨雪粮价、屯垦耕作、水文灾情等都占很大的比重。甚至连皇帝定期对天地神祇及宗庙社稷的祭祀活动,也主要是为了祈求农业的丰收和社会的安定。官员的升迁调遣,也以他们对辖境农业干预的勤疏为主要依据。即使高级官员差调离京或回京,也须向皇帝奏报其沿途农作物生长、收获情况及对各地物产民情的所见所闻。所以,甘肃巡抚明德所奏修复黄河水车的文书,当然与农业丰歉直接相关了。


        而对于农民而言,尤其是对于依靠提灌手段来保证灌田的黄河两岸的农民来说,水车就是他们的生存命脉——水源畅通,则丰年在望;水源断绝,则禾苗无收。一年的生计全部寄托在水车上。一遇河水陡涨,冲毁了水车,夏禾失灌,亢旱成灾,兴修水车就成了农民无法回避的难题。


       在这份奏折中,甘肃巡抚明德首先强调了兰州及其周边地域的特殊性,说兰州、宁夏二府虽然都滨临黄河,但宁夏府属于开渠灌溉,而兰州及周边地区因“地高河低,难于疏引”而采取架设水车,“水冲轮转,戽水浇灌”,即水车提灌,汲水灌田。水车就是水源与土地灌溉之间的运输工具,水车运转好坏就成了作物收成的制约条件。所以修复水车,就是“以资灌溉,以冀丰收”的大事。因此,要让皇帝知道,水车损坏需要修复这个问题不得不解决,或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农业收成。


        水车有个特点,水位只有在适当程度的时候,运转速度最为适宜,输水量也最多,而黄河一年之中因上游雨量多寡的不同,水位实难一致。《重修皋兰县志•水利》有一句很精辟的话概括了这个特点,水车“遇旱则水落而车悬空,遇涝则水涨而车漂没,必水势得平,车机乃能无滞。”水车轮转要受黄河水流深浅的制约,如果水流微细,水车失去动力就会停转;如果河水暴涨,水车就会被冲毁,而且,水车的车轮、飞槽等等部件均系木制,昼夜轮转,每年俱有伤损,所以,“修补之工,无岁无之”就成为地方志记载水车修复不可或缺的一句话。别看小小的一架水车,制作成本和维修成本却很高,在当时,有的举全村之力都无力修复。


        那么,需要修复或添建多少水车呢?奏折中说本年二三月间,沿河水车损坏很多,除了经过农民自行修补而完好的之外,民力不能自行修复,尤其是河州、皋兰、靖远三州县实在无力修复。由于水车损坏,应该添建新水车九十二轮,需用工料银七千三百两。数字不可谓不庞大。


       但是这份奏折的精妙之处在于,不光说困难,还要自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修复水车的经费从何而来?


       奏折说,查有乾隆二十四年运送赈粮脚价,“赈粮脚价”就是救济粮的搬运费,因依照军需粮运之例,扣余平银一两充公,每百两扣留余平银一两,共扣过银九千四百二十五两,现在这笔钱存在藩司库中。就是说,这笔钱是按照规定从救济粮搬运费中自行扣除充公的,修复沿河水车拟从这笔钱中借用七千三百两。从本年秋天起,借的钱分作三年归还,如有拖欠,由原借官赔补。换句话说,修复水车,不伸手向朝廷要一文钱,不需专门动用财政拨款,仅从藩库所存扣留的脚价费中支借,还能实实在在地解决这个问题,还规定了还款期限,应该说办法得体,符合实际。可以看出,甘肃巡抚明德历官多年,摸透了朝廷的心思。这是这道奏折精彩之处之一。


        这道奏折精彩处之二,就是甘肃巡抚明德不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还进而提出解决水车修复的长久之计,按现在的话就是“长效机制”。


       奏折接着说,黄河水车昼夜轮转,每年都有伤损,每年都要修复。如能将存贮在甘省藩库中的这项余平银九千四百余两免其拨用,每年冬春令府、州、县将损坏水车查明,如有实在无力修补的,就酌量从中借给,分年还款。这样一来,就能长久地解决沿河水车伤损需要修复的问题,“则公项不致虚悬,而沿河水车年年完固,夏秋二禾岁岁丰登,数万农民干沐圣慈,于无既矣。”


       我们没有从这份奏折中看到皇帝朱批的结果,但我们看到了地方官为解决水车修复的经费问题是想尽了办法、动足了脑筋的,提出的措施办法是非常得体和符合实际的。


访问量统计:44898118    Copyright © 2018-2029 甘肃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12000579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0972号